三巫日來襲!搞懂這天,投資不再心慌慌

## 市場的「女巫時刻」?搞懂「三巫日」讓你投資不心慌

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:明明沒有什麼重大的國際新聞,但股市卻像坐上雲霄飛車一樣,突然急漲又急跌,讓你摸不著頭緒?或是像隔壁鄰居的阿公一樣,看著一片綠油油的盤勢(在台灣股市,綠色代表下跌),心慌意亂之下趕緊賣掉手中的績優股,結果過幾天市場回穩,才發現那天只是遇到一個特殊的日子,白白錯失了後續的漲幅?

這種讓許多投資人,尤其是散戶感到困惑的市場大幅波動,有時候並非來自於什麼經濟危機或突發事件,而是一個在金融市場固定上演的劇碼——「三巫日」(Triple Witching Day)。

聽到「女巫」,你可能會聯想到奇幻故事裡騎著掃帚、唸著咒語的角色。雖然金融市場的三巫日沒有真的女巫,但它確實可能像施了魔法一樣,讓市場短時間內風雲變色,成交量暴增,價格波動加劇。那麼,這個聽起來有點神秘的「三巫日」到底是什麼呢?

簡單來說,「三巫日」是指美國市場上,每季(也就是每年的三月、六月、九月、十二月)的第三個星期五。在這一天,有三種重要的金融衍生性商品會同時到期結算:

1. 股價指數期貨(Stock Index Futures)
2. 股價指數選擇權(Stock Index Options)
3. 個股選擇權(Stock Options)

想像一下交通尖峰時刻的台北車站,或是連假前高速公路的交流道。平常車流可能還算順暢,但在特定時間點,大量的旅客、車輛同時湧入,試圖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轉乘或抵達目的地,是不是就很容易造成壅塞、混亂,甚至是一些小擦撞?

三巫日就有點類似這種狀況。許多持有這些即將到期合約的機構法人、專業交易員,必須在這天決定如何處理他們的部位:是直接結算?還是轉倉到下一個月份的合約(也就是所謂的「展期」Rollover)?或是進行其他的避險、套利操作?這些大量的交易指令在短時間內湧入市場,就像尖峰時刻的車流一樣,自然會推升成交量,也可能引發價格的劇烈擺盪。這就是為什麼三巫日往往伴隨著較大的市場波動。

**歷史上的「女巫時刻」**

回顧過去,三巫日的影響力時有時無,有時平靜無波,有時卻又波濤洶湧。例如,在市場本身就比較動盪的時期,像是2008年金融海嘯期間,或是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初期,三巫日的到來往往會加劇市場的恐慌情緒和波動幅度。因為在不確定性高的環境下,投資人更傾向於調整避險部位,使得到期日的交易活動更加激烈。

然而,也要強調的是,三巫日並非必然帶來市場的「崩盤」或「暴漲」。隨著市場參與者越來越熟悉這個現象,許多機構法人會提前佈局、分散交易,試圖平滑到期日的影響。因此,現在的三巫日,更多時候是「成交量放大,波動可能增加」,但不一定會改變市場原有的趨勢方向。

**回想一下,您是否曾經在市場劇烈震盪時,感到手足無措,甚至做出衝動的交易決定?當時您了解市場波動背後的原因嗎?**

**三巫日對我們散戶投資人有什麼影響?**

看到這裡,你可能會想:「我又沒有交易期貨或選擇權,三巫日跟我有關係嗎?」

答案是:直接關係不大,但間接影響不能忽視。

大部分的散戶投資人,尤其是專注於長期存股或透過「複委託」(Sub-brokerage)購買海外股票、ETF的小資族,通常不會直接持有即將到期的衍生性商品合約。所以,三巫日那些複雜的到期結算、轉倉操作,主要是機構法人之間的角力。

但是,這些機構的大量交易會影響到整體市場的氛圍和價格。想像一下,你在市場裡開了一家小店,旁邊的百貨公司週年慶人潮洶湧,雖然你的店沒有直接參與週年慶,但洶湧的人潮(交易量)和喧鬧聲(價格波動)還是會影響到你的經營環境,甚至可能有人潮擠進你的店裡(影響到你持股的價格)。

具體來說,間接影響可能體現在:

1. **短期價格波動加劇:** 你持有的股票或ETF,尤其那些追蹤大盤指數的(例如標普500 ETF、那斯達克100 ETF),在三巫日當天可能會出現比平常更大的價格起伏。如果你設定的停損點比較近,可能會被這種短期的「雜訊」掃出場。
2. **心理層面影響:** 看到市場劇烈波動,即使知道是三巫日的影響,也可能引發焦慮或恐慌,導致做出非理性的交易決策,例如在恐慌中賣出長期看好的標的。
3. **交易成本可能微幅增加:** 在極端波動的情況下,買賣價差(Bid-Ask Spread)可能會短暫擴大,增加一點點交易成本。

**面對可預期的波動,該如何應對?**

既然三巫日是每季固定發生,而且可能帶來波動,那麼身為聰明的投資人,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應對呢?

首先,最重要的就是「知己知彼」。了解三巫日是什麼,為什麼會發生,以及它可能的影響,就能幫助我們在市場波動時保持冷靜,避免被市場的短期噪音干擾。

其次,檢視你的投資策略。

* **如果你是長期投資者:** 專注於企業基本面或長期趨勢,那麼三巫日帶來的短期波動,對你的影響相對有限。最好的策略往往是「保持不動」,堅持你的投資計畫,不要因為一兩天的市場起伏而輕易改變。就像開車遇到塞車,如果你的目的地很遠,硬是變換車道不一定比較快,保持在原車道穩穩前進通常更好。
* **如果你是短線交易者:** 三巫日可能提供交易機會,但也伴隨著更高的風險。你可能會利用市場波動進行操作,但這需要非常高的技巧、風險管理能力和快速的反應。對於沒有足夠經驗和時間盯盤的投資人,不建議在三巫日進行投機交易。

**國際化的交易工具與風險意識**

隨著金融市場全球化,許多台灣投資人也會透過國際金融經紀商參與海外市場。例如,像Moneta Markets(億匯)這類提供差價合約(CFD)交易的平台,讓投資人可以用較低的門檻接觸到指數、股票、外匯等多元商品。這些平台通常提供圖表分析工具、財經日曆等功能,可以幫助投資人掌握像三巫日這樣的市場事件。

然而,在使用這些工具,特別是CFD時,務必清楚了解其風險。CFD是一種槓桿衍生性商品,高槓桿意味著潛在獲利和虧損都會被放大。在三巫日這種波動性可能增加的日子裡,使用高槓桿交易無疑是火上加油,風險極高。金融專家普遍建議,投資人應確保自己完全理解產品特性與風險,並且投入的資金是自己能夠承擔損失的部分。選擇任何交易平台前,都應審慎評估其監管狀況、服務內容及相關風險。市場上也有許多其他不同類型的經紀商提供服務,投資人應多方比較,選擇最適合自己需求與風險承受能力的平台。

**面對這種可預期的市場波動,您通常會選擇提前調整部位,還是保持觀望?您的策略是什麼?這是否取決於您的投資目標(長期或短期)?**

**給散戶投資人的三巫日應對心法**

總結來說,面對三巫日,散戶投資人可以參考以下幾個心法:

1. **標註行事曆:** 知道哪些日子是三巫日(每年三、六、九、十二月的第三個週五),心裡有個底。
2. **保持冷靜,區分噪音與訊號:** 理解波動的來源,不要被短期的價格起伏嚇到,專注於你的長期投資目標。問問自己:這次波動是否改變了這家公司或這個市場的長期價值?如果沒有,就不需過度反應。
3. **檢視而非衝動交易:** 可以利用這天檢視自己的持股狀況和風險承受能力,但避免在市場劇烈波動且資訊混亂時做出買賣決策。
4. **謹慎使用槓桿:** 如果你使用槓桿交易工具(如CFD或融資),在三巫日前後要特別小心,考慮是否需要降低槓桿或暫避風頭。高波動加上高槓桿是虧損的快速通道。
5. **專注長期基本面:** 對於長期投資者來說,公司的獲利能力、產業前景等基本面因素,遠比一天或一週的市場波動來得重要。

想像一下,颱風來臨前,我們會檢查門窗、儲備糧食,做好準備,但不會因為預報有颱風就拆掉房子。同樣地,面對三巫日這個可預期的「市場天氣現象」,我們可以做好心理準備,檢視投資組合的「防颱措施」(例如分散風險、不過度槓桿),但不必因此推翻我們的長期理財規劃。

金融市場充滿各種訊息和事件,三巫日只是其中之一。真正重要的,是建立一套適合自己的投資哲學和風險管理機制,不論市場是風平浪靜還是波濤洶湧,都能夠從容應對,穩健地航向你的財務目標。下次再遇到市場突然「鬧脾氣」,不妨先查查行事曆,或許,只是女巫們又在開派對罷了。

More From Author

三大法人是什麼?散戶搞懂投資,不再被大鯨魚吃掉!

上市上櫃意思全解析:搞懂差異,投資少走彎路!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